一套穿越时光的自然教材手稿

新闻热点 2025-09-14 15:45:47 55

调查问题加载中,套穿请稍候。教材
若长时间无响应,手稿口蜜腹剑网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柴如瑾 光明日报通讯员 侯佩琛

  “空气怎样传播声音”“水在自然界的套穿循环”“生物与非生物”……这些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知识,早在80多年前,教材就已经被写入了解放区的手稿自然教材。

  近日,套穿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材“默耕自然,大音希声——刘默耕科学教育改革珍贵档案展”开展,手稿记者在展览上看到了一套毛笔小楷书写的套穿自编自然教材。泛黄的教材纸张、工整的手稿笔迹、细致的套穿修订……四册装订在一起的老教材手稿,穿越了时光,教材向观众讲述着革命年代的手稿口蜜腹剑网坚持与梦想。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这套教材的作者刘默耕,从清华大学数学系来到晋冀鲁豫边区,担任邯郸行知学校以及与延安保育院等学校合并后的华北育才小学的自然教师。根据学生回忆,行军途中的刘默耕经常根据所见事物,即时教授他们一些科学知识,但是这样的教学非常不方便,且缺乏系统性。为了更好地教孩子们自然科学知识,刘默耕决定自编教材。艰苦的条件下,他收集资料自编自写教材,并根据教学反馈不断对教材进行修改、增补和完善。

  教材中还配有许多插画。在其中一张插画上,刘默耕用蓝色墨水笔标注着“实验太阳光射在地球的情形”。图画正中间有一支蜡烛,上下左右各有一个地球仪,不仅用黑白区别明暗,还分别标注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黄道与赤道的位置。人教社科学编辑室主任张军霞表示:“这样形象化的插图对儿童理解自然现象非常有帮助。”

  人教社青年编辑聂润秋介绍,这套教材反复出现“自强说”三个字,这其实是刘默耕自创的情景教学法,“自强”便是他给教材虚拟的一个人物名称,以人物插话的方式增强教材的生动性与互动性。

  1954年,刘默耕调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投身新中国教材建设事业。他对小学自然教材编写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撰写了《我国常识教学的简单沿革》《中国古代教育家论常识教学》等文章,分析《诗经》中出现的虫、鱼、鸟、兽、草、木种类及其相应的科属;也广泛研究国外的科学教育经验,留下了大量研究笔记和报告。刘默耕曾说:“对自然学科的改革,是为了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优秀人才、科学巨人,也许我看不到这一天,但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01日 08版)

[ 责编:孙宗鹤 ]
本文地址:http://sanmenxia.gdjxjd.com/news/019a17699804.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堪察加东岸远海发生7.9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2025年至2028年安徽谋划城市更新片区214个

新华视点|亮眼数据显示新质生产力释放澎湃活力

中经评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更有底气

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今日回国

友情链接